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生活  >  为什么有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戾气十足?
为什么有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戾气十足?
2019年03月01日 23:37   浏览:3459   来源:晋江同镇


2014年3月17日,湖南怀化3岁男童小涛(化名),一天之内,肝脏、十二指肠同时破裂,被紧急送医。十五天后,又被义工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救治。据随行医生介绍,除此外,小涛身上还有多处瘀伤,系长久积累所致。(东方IC/图)


全文共4731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 长期以来,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经验性质的,国家的很多政策也是建立在父母天生会教养孩子这种假设上的,然而家庭科学的发展证明,教养是一门需要学习的科学,而不是天生就有的技能。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责任编辑 | 朱力远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公开报道显示,仅湖南一省就至少发生了三起未成年人杀害自己亲生父母的事件。当事人年龄从12岁到14岁,基本都是在父母管教导致的家庭纠纷中发生的,其中有个孩子那句若无其事的“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尤其让人感到震惊和不解。


为什么有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戾气十足,甚至视亲人为恶魔呢?


2019年1月,《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上的一项对家庭管教方式的研究,通过对千禧一代英国儿童心理和行为跨越8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常被用“打”“吼”和“责骂”等相对粗暴的攻击性方式管教的小孩,会有更多的情绪问题,以及更少的亲社会行为。


具体来说就是,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容易忧虑、紧张、害怕、不开心、哭泣以及不自信,但同时对社会道德准则更无感,表现为不会考虑他人感受、对更小的孩子不友善、不会分享以及不会帮助处于痛苦中的人,等等。


这个研究为大量青少年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释。对很多长期信奉“不打不成才”并身体力行的中国家长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1


  打小孩,凭什么?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父母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但遗憾的是,在一些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既不愉快,也不亲密,父母动辄要使用暴力手段去维持其心目中的秩序,迫使孩子“听话”,而孩子则通常不愿意对父母讲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尽量去保持距离或公开反抗发生冲突,以至亲子关系剑拔弩张,家庭像战场,更为极端的案例,就是让人们非常难以理解的杀害亲生父母的事件。


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会干出如此挑战社会基本规则的事情?


最新的对儿童时期亲子互动影响的研究,或许能够对理解类似事件有所启示。这项研究利用的是一项英国全国范围的随机抽样长期随访调查数据,被选中的1.9万个9个月大的孩子都出生在2000年至2001年之间,随后分别在3岁、5岁、7岁和11岁的时候,进行多方面的跟踪调查。


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医学院的普利亚·拉贾古鲁(Priya Rajyaguru)等人主要关注的是管教方式的长期影响问题,对其中有完整数据的4732个家庭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通过母亲自填问卷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管教方式和自己观察到的孩子的行为特征,对比了3岁和11岁时的变化。


与“打”“吼”“责骂”等相对粗暴的攻击性方式相对的是“忽视”“剥夺特权”“送进房间”等相对温和的撤回性管教方式。研究发现,母亲在孩子3岁时采取这两类管教方式的话,11岁时行为问题都会减少,但暴力攻击性管教会导致情绪问题增加,亲社会行为减少。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撤回性管教方式就是最好的管教方式,因为两种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精神疾病问题增加,这项研究本身就是在虐待问题背景下探讨儿童问题的。


而且,由于英国法律对“打孩子”中“打”到什么程度算构成犯罪有相对清晰的标准,这里的“打”与一些中国家长仅凭感觉,敢于对自己的孩子下狠手的做法,不可同日而语。


在中国,大量进入新闻报道的打孩子事件,总是提出这样一个悖论:同样是打,成年人之间可以轻松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但成年人打自己的小孩,如果不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往往只能在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时适用刑法,让人们对在儿童问题上,国法和“家法”哪个更大,产生怀疑。打孩子,凭什么呢?

2


  暴力管教催生反社会行为 


一些人可以列出许多诸如“小孩不听话就该打”“棍棒底下出孝子”“谁不是被打大的”或者“我又没打别人,我打的是我孩子”等理由,为自己粗暴而具有攻击性的管教方式辩护,但在普利亚·拉贾古鲁等人的研究之前,其实已经有大量研究指出体罚的深远危害。


2012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家庭社会科学系学者琼·达兰特(Joan Durrant)等人回顾了前20年各地关于体罚的研究,发现“体罚导致儿童反社会行为增加”这样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常被体罚的小孩攻击性行为会增加,成年后,更可能有精神疾病、身体受伤、亲子关系问题,以及制造家庭暴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蔺秀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即时的管教当中,打可能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它造成了孩子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应该是不适合的,尤其是孩子长大了之后,他向内攻击的话,就会容易出现抑郁问题,向外攻击的话,就是打别人杀别人的问题。”


蔺秀云曾做过家庭咨询师,现在主要研究家庭与儿童健康发展等问题,近年来关注比较多的是儿童对立违抗障碍,这是一种以公然违抗、敌对等行为为典型特征的精神类疾病,患病儿童的症状就包括经常发脾气、生气、故意惹恼别人等,且频率很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身体的体罚、心理的虐待、忽视等方面,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都有蛮高的预测力。”蔺秀云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诸如此类儿童精神类疾病,除了遗传因素外,后天的环境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像一些孩子,父母离异,自己被抛弃,父母之间冲突严重,互相跟他讲对方的坏话,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这样糟糕的环境就很容易出问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关于体罚与虐待这两个概念,曾被认为是不同的,理由就是很多人认为儿童需要适当“体罚”去帮助他们建立规则,但“体罚”的危害被更多揭示后,这种暴力管教的正当性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否定。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副研究员崔乃雪对这种危害也有较深的体会,2018年2月,她曾对中国大陆关于虐待儿童和儿童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和忽视等做法,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违纪行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问题、焦虑、抑郁、自杀等均有关系。这一研究发表在《创伤、暴力与虐待》杂志(Trauma, Violence, & Abuse)上。


她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这些研究中的“虐待和忽视”并不仅仅是指父母恶意地、反复地、无缘无故地、造成严重躯体伤害地打骂行为,而是包含了父母可能出于好心而进行的体罚、父母常用却并不在意的说骂或威胁,比如骂孩子是笨蛋、傻瓜、无用,虽然实际没打但威胁要打,以及威胁说不要孩子了。另外,忽视孩子身体和情感上对爱和温暖的需求也包括在内。


“凡是在权力不对等的关系当中,用躯体、精神或性的方式威胁或潜在威胁儿童生存、发展、尊严的行为,都是儿童虐待和忽视。”崔乃雪呼吁父母们在观念上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儿童虐待和忽视问题。


2019年1月12日,山东滨州。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腊八粥习俗,滨州市某社区组织了一次认识腊八粥的亲子活动。活动上,父母与孩子一起准备腊八粥的原料并进行搭配,并把配制好的腊八粥按传统在腊月初七的晚上熬制好,“腊八”当天将送给环卫工人品尝送温暖。(东方IC/图)

3


  许多父母本身心理病态


其实,除了认识不足等因素外,父母自身精神状态并未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而事实是,一些父母可能自己本身心理处于病态。


普利亚·拉贾古鲁等人在英国研究中的发现,也印证了这点,很多常用粗暴的攻击性方式对待孩子的母亲,自己本身处于精神痛苦的状态。


2019年1月5日,一段母亲疯狂掌掴婴儿的视频在网上被大量转发,事后证实这是一位22岁的母亲自己一个人带孩子,感到孤单,想以打孩子的方式刺激丈夫回家。


蔺秀云也认为有些家长自身有问题,她分析一些家长可能情绪调节有问题,抑郁,有人格障碍,或者自己小时候在原生家庭里面临一些问题,所以才会做出那么让孩子难受,让别人看起来扭曲的事情。


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个听到的案例,一个未成年孩子杀了自己的母亲,这个母亲此前总是连骂带打地让孩子学习,考试一旦出了前三名,就一定会歇斯底里地把孩子打一顿,“孩子的心理已经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了,然后痛苦扭曲,那种肯定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让父母去接受这种治疗或咨询,肯定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但是父母未必意识得到,像高铁霸座那些,如果看看他们成长的家庭,肯定有很多原因在里面的,所以也去多理解这些父母吧,不是说一味地谴责,可以去帮助他们学习到一些好的技巧。”蔺秀云觉得,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可以起到比较大的作用,比如说,跟家长多沟通,推荐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家长去做咨询或治疗,把孩子解救出来。另外,社区可以多开展一些心理学培训,同时对一些家里长期有“吼”“打”“骂”这样的行为的,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去介入。


“或许可以借鉴一下美国的做法,像老打孩子这种情况,邻居一定会报警的。当然,要看警察是不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果是美国的话,就会鉴定一下,如果对小孩造成了伤害,小孩就会被带离到那种寄养家庭,父母都看不见这些孩子的。”蔺秀云分析,“可能需要我们全社会动员起来。”


2014年4月,民政部面向各省级单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曾提出,“依托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站和儿童福利主任,广泛动员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参与,形成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为有需求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监护指导、政策咨询、能力培训、帮扶转介,定期探访儿童等服务。”


崔乃雪认为,“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多项促进和保障儿童及家庭健康的政策,如果这些措施能够落实到位,而不是停留于文件上,相信很多的悲剧可以预防或避免。”


“长期以来,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经验式的,针对儿童的福利和保护政策十分强调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也就是说很多政策其实是建立在‘父母天生会教养孩子’这种假设上的,然而,家庭科学的发展证明,教养是一门需要学习的科学,而不是天生就有的技能。”崔乃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一些研究显示,要改善养育孩子的水平,父母有必要在了解儿童成长知识、识别婴幼儿需求、情绪管理和问题应对、有效沟通和安抚、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升自己。

4


  孩子比成人更需要尊重


每个孩子的成长总是要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这是社会之所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的基本共识。


但一些家长对“年龄”意味着什么似乎并不清楚,总是想把孩子训练成只听自己话的奴隶,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是要严管,所以打也可以,等长大些,甚至成年了,才开始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真正平等的人,不再轻易动手。而实际上可能已经犯了严重的错误,因为越小的孩子对环境其实越敏感,才越要慎重对待。


要知道,孩子对外界的感知是从其一出生就开始了的,尽管不会说话,但哭就是他最强烈的语言。


蔺秀云介绍,对于不同阶段的孩子,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去适应其成长。幼儿园之前,包括幼儿园阶段,都是应该很温暖地对待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小学阶段,就开始树立一些规则,进行一些行为方面的训练或矫正。到了初中阶段,可能更多地是关注他们情绪的变化。小学及以前可能要管的事情多些,但到了青春期,尤其是到了高中这样的阶段,父母要往后退。如果这时还极力地往前冲,一定会造成较大的冲突,往后撤是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性,让他来安排和规划自己的成长与学习,成年之后,就要放手了。


如果青春期还管得特别多的话,孩子的自主性很难培养出来,本来该13岁会做的事情,可能30岁都不会做,这样在社会上也不会有所担当。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3岁之前是孩子建立亲密依恋的很重要的时期,很多父母在上幼儿园之前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带,这些孩子有些其实是把祖父母当做父母的,3岁或6岁时跟祖父母的分离,其实就相当于他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对孩子来说,那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生活事件。


当然,作为底线需要关注的,还是父母的各类身体和心理上的攻击行为,这些可能会明显地影响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行为。2018年7月,《虐待与忽视儿童》杂志(Child Abuse & Neglect)的研究指出,从糟糕的父母教养方式到孩子的行为问题,冷酷无情的性格可以起着解释作用,那些因此而性格更加冷漠的人有更少的同理心和内疚感。


“那种心理被虐待的孩子,常常会发生情感阻断,也就是说,他不再跟父母有情感联结,他把他的心都封上了,就是那种刀枪不入的感觉。这种孩子,他将来是很难跟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跟父母的亲密关系都隔离了,你想能跟别人建立很好的亲密关系吗?”蔺秀云说,“不要让孩子心理很痛苦地去承受父母的教养,要能够体会到孩子内心的痛苦,并安抚他们,我相信人都是想变好的。”

头条号
晋江同镇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