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脏乱差的旧菜市场,
摇身一变成了环境优美的休闲小公园。
近日,晋江安海镇可慕村爱心公园竣工投用。同时,可慕溪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提升工程已完工,利群标准厂房的道路提升工程也已完成,村庄环境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
制革漂染一直是可慕村的传统支柱产业,环境脏乱差是贴在村庄身上挥之不去的标签。过去的可慕村,长时间面对着垃圾乱扔、废皮屑占道、污水横流、溪流发臭的窘境。正是这样一个让人提及就掩面屏息的重污染村,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治病先治根,可慕村关注企业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加强监管。据了解,目前可慕的制革企业都集中在集控区内,所有企业的污水都集中处理。同时,企业也在多年前就拆除了自己供热的锅炉,采用集中供热、供气,减少污染。如今,走进可慕制革集控区,不仅闻不到刺鼻的气味,而且眼前皆是干净的道路和生机勃勃的绿植。
除了加强对企业的污染源治理外,可慕村党支部书记许社会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市镇村三级的合力推动下,可慕村集中开展了多次环境大整治,对溪流进行了清淤净化,对占道的垃圾和废皮屑进行清运,同时常态化进行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提升。
“过去的可慕溪发黑发臭,老远就能闻到臭味,村民都叫苦连天,更不敢邀请客人来做客。这两年镇里、村里组织整治了溪流,清走了很多垃圾,拆了不少路边搭盖,环境好了很多,连溪边都有人钓鱼了,变化真的非常大。”谈及村中环境变化,村民许老伯格外开心。
村中环境好了,如何为村民创设更好的休闲娱乐场地成了村两委思考的新问题。对此,村两委快速行动,在溪边、村道口种植绿树,粉饰村容,并创建了村中大树微景观。此外,可慕村敬老院落成也于去年落成,村中在敬老院内配套建设了一个公园,配置了纳凉亭及休闲运动器械,供全村村民使用。
可慕村委会主任许自然介绍,近期刚刚投用的爱心公园,原先是村中的旧菜市场。过去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摊贩占道经营问题屡禁不止,不仅阻碍交通,而且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此,2017年,镇村两级联动开展整治行动,可慕旧菜市场被依法拆除,市场经营者迁至新农贸市场内经营,交通和环境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经过规划,将旧菜市场的用地改造建设村中小公园。目前村中已有多处可供村民休憩的场所。
“过去这里是又脏又堵,现在好了,改建成小公园,景观一下子就好了,我们有空就来这走走,和厝边聊天,感觉挺好。”可慕村村民许女士对于爱心公园的建设和投用表示非常高兴。
许社会表示,人居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可慕村将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将可慕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家园。
记者_林伊婷
新闻多看点
![]() |
加塘溪河道整治工程(示范段)项目传来好消息!
记者近日从晋江市内坑镇了解到,该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不久的将来,一处生态和谐的景观将来到群众身边。
记者跟随加塘村党支部支委蔡荣官来到加塘溪古树林段,这里是加塘溪内坑段河道整治工程(示范段)项目的核心地带。
放眼望去,一座石头人行拱桥跨过溪水,溪流水量充沛。老远,就听到群众的欢笑声,有的在微景观里聊家常,有的在流域两侧的人行步道散步聊天,自然流域景观与旁边的千亩农田相映成趣。
“让我们最开心的是,加塘溪古树林段的人气更旺了。以前只有微景观,现在流域两侧也建好了,群众又多了一处休闲健身的去处。”蔡荣官开心地说,“大家都说,加塘溪变得越来越好了,每天都有新变化,生态在一点一滴修复。”
据悉,加塘溪内坑段河道整治工程(示范段)于去年9月份开工,整治长度约670米,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近期组织验收。
“整治工程尽可能用生态的方式进行修复,旨在进一步提升流域景观。我们在保留蜿蜒曲折的自然岸线基础上,建设生态跌坎和人行拱桥各1座,铺设沿河景观道路2条。”内坑镇副镇长、河长办主任刘铮铭说。
记者了解到,该整治工程还特别重视沿岸防洪体系建设,通过建生态跌坎,再利用周边农田作为滞洪区,确保达到防御20年一遇洪水标准。
如今,随着溪岸整治、微景观建设和日常管理的持续加强,加塘溪内坑段生态环境总体向好发展。刘铮铭介绍,下阶段,内坑将以加塘溪河道整治工程(示范段)为基础,继续加强河道两岸景观提升,围绕古树林段河道进行绿化,推进古树林公园工程建设,同时做好河道保洁工作,着力打造加塘溪清新流域新样板。
来源:晋江新闻网 记者_陈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