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等100个单位为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位于金井镇的围头“八·二三”炮战遗址榜上有名!
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为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我省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近日,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等100个单位为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落实党建活动有关规定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在常驻地就近就便组织党员干部有序瞻仰参观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文献档案馆等,也可通过参观网上展馆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在八闽大地的浴血奋战史、艰苦创业史、改革创新史,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要落实展陈内容和解说词研究审查制度,切实把好政治关、史实关,增强各参观学习点展陈说明和讲解的准确性、完整性、权威性。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布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
泉州部分(9)
1.晋江市展馆
2.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3.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德化坂里)
4.围头“八·二三”炮战遗址
5.叶飞故居
6.李子芳烈士故居
7.泉州市永春县横口乡朱德红军革命旧址
8.龙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
围头“八·二三”炮战遗址简介
泉州晋江金井的“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是祖国大陆距离大金门岛最近的地方。围头村从战地走来,这里曾是震惊世界八·二三炮战的主战场,不到3平方公里的小渔村就划分东线、西线两个战地,布设十个炮群、共44门火炮,落下了对岸五万多发炮弹。围头村的临时战地党支部发挥积极作用,踊跃支前并与前线部队并肩战斗,仅围头村党员、民兵就有66个人荣获二等功、三等功,7人晋京受表彰,涌现出海军英雄安业民烈士、民兵英雄“战地小老虎”洪建财等一批可歌可泣人物。以此同时,这块红色土地也留下了朱德、陈毅、杨成武、迟浩田等200多位将帅的足迹,被誉为“海峡炮战第一村”和“英雄的围头”、“美丽的围头”。
图|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
2008年,时值八·二三炮战五十周年,为及时保护和整合围头战地文化渔村十二处炮战遗址,围头村以安业民烈士曾经战斗生活过的第150连第四炮位为“八·二三”炮战遗址为主题公园,修缮了一条二百米长钢筋水泥结构的三层地下坑道,公园内有朱德题词的“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的大型雕像和“将军林”。有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东部战区赠送的62式轻型坦克、59式130毫米加农炮、66式152毫米加榴炮;有一座三层900多平方的“战争与和平展馆”。
图|战地公园内炮台
晋江围头,昔日她是福建海防最前线,今日她是红色党建教育最前沿。近年来,围头战地文化渔村已修编出版《英雄的围头》、《围头八·二三纪事》、《泪水与欢笑》《围头记忆》、《围头地情研究》、《围头情缘》、《两岸一家亲》等十多本红色教育书籍,协助拍摄《围头新娘》、《海峡往事》、《冤家到亲家》、《海峡第一村》、《围头悲欢》、《红色之旅》等专题纪录片十余部。
图|战地坑道
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是福建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特别是近年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级党组织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学生和社会各界前来接受红色熏陶和党建教育。2019年度,围头战地文化渔村迎来了200万人次,仅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就达45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达到了红色教育意义,并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来源:海丝金井